企業診斷
過去幾年專注於輔導新創,但是經常有中小企業邀請,去為他們演講,順便參訪與輔導。由於為數不少,時間有限,分身乏術,一概婉拒。
疫情開始之後,2020年整年沒有計劃出國,比起以往每年都出國10幾次,突然在台北的時間多了許多。除了養成每天凌晨慢跑12公里的習慣之外,面對持續不斷的中小企業主或是二代接班人的詢問,決定試試為中小企業排難解疑,姑且稱之為「企業診斷」,以與「新創輔導」做區分。
在過去幾年的「新創輔導」,也苦於退休後沒有辦公室,也沒有助理等資源,四處跟朋友借場地,除了為朋友添麻煩外,也深深感到寄人籬下的滋味,人情債難還的苦惱。
今年5月,我的T&F臉書粉絲專頁的義工小編Simone,她的寵物清潔用品公司進駐,捷運劍南站附近的明水路兩層樓辦公室。
樓上做為辦公室,樓下有廚房、吧台和6個座位,就開始經營起輕食餐飲「植萃吧」。
為了支持Simone過去幾年為我的義務付出,除了粉專小編兼助理,還組織每年台北、台中、高雄的T&F尾牙活動,同時也解決我的場地問題,我決定以「植萃吧」為我「企業診斷」的門診室。
第一個登記上門討教的,是成立於1994年的怡業公司,創辦人劉恕偉總經理帶領5名主管,共6人出席。
「企業診斷」的模式是針對單一企業,由創辦人帶著經營層主管參加,最多6人。事先提供完整的公司介紹資料、經營計劃和面對的問題和挑戰,做為我診斷前的準備參考。
下午5點到6點半是討論和診斷的時間,6點半至9點左右,是晚餐時間,除了植萃吧提供的自助式晚餐之外,企業團隊可以自帶酒水,不收開瓶費。晚餐時間可以繼續進行討論,酒後吐真言,收穫更多。
我們特別選在昨天9月28日教師節下午,舉辦怡業團隊的「企業診斷」,這是在植萃吧第一次辦活動,也是針對中小企業辦的第一次輔導,特別有意義。
經過昨天的活動後,大家都覺得收穫很多,除了排難解疑外,經營團隊也可以吐露平常不好開口的心聲,達到交流、團建(team building)的效果。劉恕偉總經理也藉由這次輔導活動,解答了主管長期以來的問題。
謝謝恕偉提供的美酒,並且毫無保留的讓我參與,怡業公司的經營策略討論,我相信雙方都得到許多收穫。
雖然我事前花了大量時間準備,並且做了8頁筆記,昨天接近5小時的時間,我只談到重點,大概就是2頁筆記而已。
怡業團隊先回去消化吸收,化為行動。如果有需要,過一陣子之後,可以再與Simone聯繫,安排「回診」。
接下來還有兩家企業要接受診斷,已經安排好日期了。
對於諸多找我「喝咖啡、聊聊」而被我婉拒的臉書朋友,再次說聲抱歉外,希望透過這篇貼文,讓各位了解,我真的分身乏術。
如果我還有時間的話,我也會優先用在「新創輔導」和「企業診斷」,這種高品質交流互動的活動上。
附上照片給大家體會一下昨晚的氣氛。